投射文明真實處境 《殘山剩水》當代藝術展
撰文者 – DECO雜誌
資料暨圖片提供 – 忠泰美術館(02-8772-6757)
投射文明真實處境
《殘山剩水》當代藝術展
Broken Landscapes
忠泰美術館作為一座引領大眾探索城市、思考如何邁向未來的美術館,在2021 年全球進入疫情時代中,推出最新當代藝術展《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Broken Landscapes: Have Our Cities Failed?),由胡氏藝術執行長-胡朝聖擔任策展人,邀請臺灣、德國、韓國、加拿大以及日本等國,包括石孟鑫、吳燦政、何孟娟、安德列亞.格爾斯基(Andreas Gursky)、徐道獲(Suh Do-Ho)、袁廣鳴、陳界仁、張立人、賈茜茹、廖建忠、利安.摩根(Liam Morgan)、豬股亞希(Aki Inomata)共12 位藝術家,從五個子題回應在疫情時代下,因國際地緣政治、經濟對抗、族群衝突以及氣候變遷下的城市樣態。展覽從1月9日開始至4月18日止,邀請觀者共同深思「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
日本藝術家豬股亞希作品《為何不給寄居蟹一個避風港呢?-東京-》以城市的樣貌替寄居蟹訂製了透明之殻 © Keizo Kioku
「城市」作為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相遇之所,一個多重的敘述之地,在彰顯主流價值的同時,卻也同樣壓抑著其他相異群體的都市體驗和生活現實。《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分別從「消失以及不可見的存在」、「破壞與重生的極致風景」、「囚禁所和寄生之處」、「他者戰場」、「明日預言的應許之地」等五個子題探討人與城市的未來可能性。透過藝術家的現地製作裝置、情境互動設計、錄像與攝影紀錄創作等多元詮釋,藉由提問打破現代性進程裡的樂觀主義,思考城市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中所面臨的複雜處境。
藝術家張立人的《戰鬥之城第一部:臺灣之光》藉虛構的動畫與模型城市,展現具有臺灣視野與特殊性的微型政治學(1F模型) © 忠泰美術館
臺灣藝術家何孟娟作品《魏斯貝絲計畫》以影像紀錄藝術家公寓裡的年邁藝術家及其生命故事© 忠泰美術館
策展人胡朝聖表示:「當人們置身於無常變動的生命狀態當中,如何掌握時機並回應當下的處境,正是《殘山剩水》一展試圖藉著藝術家們的敏銳感受和直覺般的預言所欲表達的核心概念。展名從問句破題,或是提問,或是對未來的警醒,但不論如何,我們不能對這些城市的現實面視而不見。城市的成敗與否,正反映著人類文明的未來可能,而這全端看我們自己的所作所為。」
忠泰美術館 2F展間(畫面中左為賈茜茹、右為Andreas Gursky作品) © 忠泰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