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普立茲克建築獎│Balkrishna Doshi
素有「建築界諾貝爾和平獎」之稱的普立茲克獎(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2018年得獎者為年過90旬的印度裔建築師Balkrishna Doshi,這是獲得該獎項的第一位印度建築師。師承傳奇建築大師科比意與路易斯‧康的Balkrishna Doshi,過去70年來透過私人住宅、學校、銀行、戲院和集合住宅等多種建築類型的設計實踐,擘畫了城市的趨勢型格與重塑建築設計的語彙,對印度當代建築甚至亞洲的建築接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設計理念讓我們真切地看到建築師是如何通過設計建築來影響一個社會的發展甚至改變了人類居住的環境與生活。
以人為本的建築理念
「以人為本,引發共鳴,意義非凡,他對建築界的貢獻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是今年普立茲克獎評審團對Balkrishna Doshi(以下簡稱多西)奪得這項建築界最高榮譽桂冠的評語。
過去70年來,多西作為一名建築師、城市規劃師和教育家,一直在努力塑造足以影響整個印度乃至國際的建築話語。在Charles-?douard Jeanneret(即人們所熟知的勒‧柯比意Le Corbusier)和路易斯‧康兩位二十世紀建築大師的影響下,多西深入理解建築的精髓,並將其轉化成一個??個經典建築作品,既體現出對東方文化傳統的深厚敬意,又著力於改善印度人居條件與生活品質。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他融入建築設計中的道德價值與觀念有著深遠的影響,跨越各個不同類型的社會經濟階層,觸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多西本人在領獎時致詞提到:「我的作品由我的生活、哲學與夢想延伸而來,我致力積累創造一座建築精神的寶庫。獲此至高殊譽,我要感謝我的導師勒‧柯比意。源於他的教導,我對社會身份的定義產生質疑與思考,這驅使我為建造出永續發展的全方位住所而不斷探索,尋求全新適應當地區域特徵的當代建築表現形式。」多西表示:「我滿懷謙遜和感激,由衷感謝普利茲克評審團對我的工作給予如此感人至深無上的肯定。這又一次堅定了我的信念:『當生活方式和建築融為一體時,生命才能開始慶祝。』」
運用自然與和諧元素
多西的建築包羅萬象,人類生活的基本需求、自我與文化的聯結互通、對社會傳統的理解三者之間的關係成為其探索的對象,既考慮特定地點及環境,又表達對現代主義的回應。從天氣時節的變化節奏到廟宇寺院的陣陣鐘聲,這些童年時代的回憶都啟發著他的設計靈感。他將建築描述為身體的延伸,他能夠在考慮氣候、景觀和城市化因素的同時專注於建築的功能性,這種能力在選擇材料、處理重疊空間以及運用自然與和諧元素時尤為彰顯。
多西曾經說過:「設計將棲身之處變成家園,將住房變成社區,並將城市變成吸引機遇的磁場。」他於1989年設計了位於印多爾的阿冉亞集合住宅項目,通過系統整合房屋、庭院和迷宮般的內部通道,目前這裡容納著超過80,000名居民在此生活。6,500多套住房中,從緊湊的一室戶到相對寬敞的大戶型不一而足,為中低收入居民提供了容身之所。重疊交融的多層結構和過度區域強調居住環境的流動性和適應性,滿足印度社會慣常的生活方式。
將設計重點聚焦在生活本身
多西的建築既富有詩意,又兼具功能性。受到迷宮一般的傳統印度城市與寺廟的靈感啟發,印度管理學院(班加羅爾,1977-1992年)的設計將建築、庭院和畫廊相互串聯,盤錯而生。其中還設置了各種各樣的避暑空間,石砌工藝的設計應用、寬闊走廊與學府青蔥的綠植景觀交織融合,遊客往來,彷如同時置身於室內和戶外。當人們穿越建築物和空間時,多西邀請他們去體驗自己周遭的環境,並且提示了空間轉化的可能性。多西解釋道:「我們周圍的每一個物體,以及大自然本身—光線、天空、水和風暴,一切都處在和諧的交響之中,而這曲交響樂就是建築的真諦。我的作品就是我人生的故事,不斷演進、變化和探尋……試圖剝離建築的角色,將目光聚焦生活本身。」
誠如普利茲克先生的評論:「Balkrishna Doshi畢生的工作真正地見證了獎項的使命—展現建築的藝術性,並為人類貢獻無價的服務。我很榮幸能夠在獎項的40週年之際,將這一殊榮頒發給一位為我們所有人辛勤奉獻60多年的建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