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城市文明的凝視與寓意 非典型建築展《失樂園》
DECO 居家1+2月
撰文者-DECO 編輯部
資料暨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jam.jutfoundation.org.tw/exhibition/2119)
Paradise Lost
當代城市文明的凝視與寓意
非典型建築展《失樂園》
忠泰美術館作為臺灣首座聚焦「城市」與「未來」議題的美術館,自2016 年開館以來,持續透過以「未來議題」、「城市建築」、「當代藝術」三大主軸的策畫與實踐提出對於城市的疑問與思考。此次推出的跨年展覽《失樂園─當代城市文明的凝視與寓意》(Paradise Lost ─ Gazing at Contemporary Urban Civilization and its Metaphor),延續上一檔當代藝術展《逆旅之域》聚焦於人類遷移議題進而探討社會之變遷,本展進一步從城市文明發展去反思人類行為與空間脈絡,試圖打破建築與藝術的分界,用當代藝術視角,展現非典型建築展的多元樣貌。
本次展覽邀請到首次來臺展出的荷蘭藝術家瑪里安‧特文(Marjan Teeuwen)、美國的詹姆斯‧ 卡斯貝爾(James Casebere)、日本的岩崎貴宏(Takahiro Iwasaki)與臺灣的姚瑞中、涂維政,共五位享譽國際的藝術家展出經典代表作品及全新創作。透過影像創作與裝置藝術作品,從當代藝術角度詮釋人類慾望下城市文明的毀滅與再生,講述人性、資本主義及戰爭等所導致的城市景觀變遷,進而邀請參觀者反思城市的未來。
以十七世紀英國詩人彌爾頓(John Milton)的史詩名著《失樂園》為題,邀請荷蘭、美國、日本與臺灣本地共五位藝術家,以不同時代背景的廢墟及廢棄空間作為闡述的媒介,表現出他們對於城市地景的多元觀點。透過作品,觀者得以再度省視發展至今的全球化、資本主義,甚至戰爭等所導致的城市景觀變遷,另一方面,人性當中從未改變的自由意志與欲望的擴張,如何打造了美好豐饒甚至虛假的樂園,又如何地影響了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藉此反思這些空間所存在的矛盾和潛藏的意涵,以及人類與城市文明的相互影響關係。本次展覽共分為五個展區,以藝術家多元且敏銳的觀點,藉由影像、大型藝術裝置,詮釋五位藝術家心中的「失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