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永續運河浮屋 Floating Home
撰文者 – DECO雜誌
攝影者 – i29 / Ewout Huibers
資料暨圖片提供 – i29 architects(i29.nl)
NETHERLANDS
智能永續運河浮屋
Floating Home
由i29 architects 精心打造的「Floating Home」,隸屬於Schoonschip 計劃的一部分。Schoonschip 是一個由46 戶家庭所組成的新型浮動式村莊,旨在創建歐洲以永續再生為理念的水上漂浮社區。根據一項名為Space&Matter 的都市更新計劃,超過100 位居民遷居至原本的廢棄運河段,依附著運河謀生並使其恢復生氣與活力。該區擁有悠久的工業歷史背景,如今在都市計劃的推動之下以然成為阿姆斯特丹變化最快的城市地區之一,且一步步向多功能生活社區型式邁進。
創新的環保水上社區計劃
這個水上浮動式社區主要是希望成為融入都會結構中的全新城市生態系統:充分利用周圍的能源和水以供使用和再利用,循環養分並減少廢物,並為自然生物創造多樣性空間。該社區場域採取自給自足的能源供給,建構可循環再生的建築系統以徹底實踐可持續性的環保理念。一個走在科技尖端的智慧型碼頭將46 個水上家庭將之連接在一起。在水面上,碼頭是人們聚會的社交場所;在水面以下,碼頭是一個可持續運作的能源連接器,將每個家庭的能源,廢物和水的管線都連接在一起。
在整個水上社區的智慧型電網以及每個水域的限定邊界內,每個房屋在建築和室內設計上都是獨一無二的。該計畫讓每一棟房屋的屋主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室內設計師,i29 architects 的設計團隊即是受到其中一位屋主的青睞而進駐了這個擁有特殊意義的水上漂浮村莊。「屋主向我們提出了一個設計挑戰,他希望他的房屋能夠在限定的體積邊限內將室內空間最大化,但仍要保留典型但在外觀上會讓人眼睛一亮的房屋輪廓設計。」設計團隊說明道:「我們運用屋頂的斜角創造出平面圖中的對角線格局,從而優化了內部的可用空間,從外部看來整棟建築依然保有房屋的形式,卻又因為屋頂的輪廓線條增添了一絲活潑度與趣味性。」
空間樓層的錯位佈局設計
對於i29 architects 的設計團隊來說,建築結構與室內設計始終是交織在一起,並且在各個層次上相互連繫,以提供居住者清晰且統一的生活體驗。Floating Home 的外部設計是室內空間擴展研究的結果,反之亦然。所有區域皆與涵括了三層樓的開放式中庭連接,佈局通過水平面以上的涼廊露台的錯層連接擴展;內部、立面與外部景觀融為一體,當居住者在家中走動時,視線內的景色會隨之出現或消失,一樓可以直接欣賞到運河水位景觀,客廳僅有坐在休憩區時才可以看到周圍的風景,而在上層樓的廚房則可以將運河朝南朝北的景致收於眼前,房屋頂層的屋頂開口使涼廊和開放式露台成為西方港口的最佳觀景台。
透過簡單卻不失靈巧的設計手法,設計團隊在有限的經濟預算內完成了句有統一性的體系結構與室內設計,讓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Floating Home 的最特別之處就在於其擁有極高的能源效率,加之其佔地面積不大,對周遭環境生態也展現高度的友好性與親和度。隨著整個水上社區智慧型電路的實施,更提升其環保再生的效能,也讓能源分享顯得更彌足珍貴。
主要較高的雙層建築中,一樓為主臥室、二樓則是兒童房和位於屋頂露台的觀星休閒區,在此可以輕鬆且不受干擾地於其他機能空間完整區隔,甚至在陰雨天時也可以一整天都待在這裡不出門,盡情地發懶待在床上享受愜意慵懶的雨天農莊休閒生活。另外兩棟建築則是以公共起居和烹飪料理空間為主。在作為交誼起居的建築中,規劃了可以在此舉辦派對活動的客廳和開放式的餐廚料理空間,二樓也規劃了完善的工作區和遊戲室,配合疫情時刻居家工作時,可以完全在此專心處理公務而不會受到任何的干擾。另一棟則是主要作為大型派對所使用的開放式烹飪工作室,最多可邀請20 位朋友一起前來同樂,而轉往另一側則是配製大型滑門的車庫和儲藏室,為寒冷的荷蘭冬天儲備各式糧食與備品。
儘管再三強調設計的現代感與材質的前衛創新,然而,Mecanoo 對於人文生活的心靈需求也同樣重視,在內部的裝飾特別運用大量的原木材質,透過這種自然木料所展現的天然質感與粗獷個性,讓可能流於過度硬性工業感的理性設計中,帶來一股愜意天然的流動性,在觸感與視覺上都獲得轉化的功效。同時,有別於現代建築中總是喜愛設計大面開窗,Mecanoo 則是認為在荷蘭鄉野間的生活建築中,適度的開窗不僅能夠確保隱私,同時也能夠為室內空間蓄熱並減少能源的消耗,因此每棟建築的窗戶都是經過緊密的運算設計,以畫框的形式配置,讓居住在室內的人們可以透過窗戶的框景,巧妙地欣賞戶外隨著四季變化的田園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