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然中發現藝術的光彩 Rampa Casa
DECO 居家4月
撰文者-DECO 編輯部
攝影者-Fernando Guerra
資料暨圖片提供-Studio mk27(studiomk27.com.br)
巴西
Rampa Casa
從自然中發現藝術的光彩
喜好收集非洲藝術的屋主,血液基因裡埋藏著對於大自然原野的濃厚愛意,設計團隊studio mk27 的設計總監兼創辦人Marcio Kogan,特別針對屋主的需求和對於美學的高度敏感性,為其量身打造了這座結合地景自然的大尺度豪宅,透過室內藝術品的陳列展示,和屋外大面積的寬敞庭園花園,共同勾勒出野性十足的理想生活空間。
置身植物園的森林系居家
一走入這座佔地寬敞的私人宅邸時,庭園中茂密扶疏的植栽生意盎然,物種豐富的各式植物經過巧思的配置栽種與用心照顧,讓人宛如置身於南半球的自然生態植物園,陽光與微風在茂密的綠葉間穿梭著,奔放熱情的切身體驗,宛如走進了高更的大溪地畫作中,身歷其境地沉浸在自然原野的叢林。沿著腳下的石板路緩慢前進,一旁俐落筆直的當代建築形式住宅,透過參差的木作立面依序延展開來,隨著地形坡度的變化,懸臂式的設計巧妙地提供庭廊的遮陽休憩地帶,水泥材質牆面和木作格柵的交錯,讓人一走進這座宅邸時,內心悠然煥發出自然與人文交融的完美結合。
屋主長年蒐集古董和對非洲傳統的面具特別鍾愛,因此在找尋設計團隊為其規劃生活空間時,特要求要能夠在具備社交的公共生活場域中,陳列展示這些收藏,將這些具有特殊意義的傳統藝術作品分享給邀請到家中的朋友,營造出居家生活與藝術和歷史結合的雅緻氛圍,並降低流於博物館陳列的形式。
曾經規劃過許多大型設計案的Studio mk27 團隊,初接到這案例時,除了了解屋主對於藝術與空間場域的需求之外,到基地現場時發現這是一座難能可貴的居宅基地,然而,如何能夠將人為的建築與自然的環境融合於一體,同時也要能夠滿足屋主對於室內外空間場景完整貫穿的需求,就有待設計規劃時的巧思。於是乎,一道長達25.5 米長的坡道,串聯起基地底座空間和一樓私人生活空間的豪華宅邸油然而生。透過完整絕對的切割設計,反而讓住宅和戶外庭院有更明確的分界,同時,藉由多道大型落地開窗、拉門的引薦串連下,在公共開放區域和私人生活場景的融合之間,展現優雅的律動節奏,讓日常的生活起居藉由不同活動式的分界與串聯獲得完整一致性的整體規劃。
藝術與人文勾勒的生活沙龍
為了降低建築對於環境的影響,同時也不減低室內空間的大尺度使用靈活性,設計團隊特別規劃了廣達9.7 米的大幅度懸臂設計,巧妙地將一樓的空間引導至戶外,然而基地的場域卻又安穩的座落在既有的尺度範圍內,構成一座開放式的舒適簡約對話關係,在炎熱的夏天時,下方的遮陽處巧妙地提供了沁涼的遮蔽休憩區。此外,為了串連起巴西早年殖民時期和現代建築之間的對話,Studio mk27 團隊團隊在立面的折疊木板上,細膩地置入了2X7 釐米的傳統Brises-Seilil 圖騰元素,不僅成為空間中醒目的藝術工藝焦點,同時也具備遮屏與通風的效果。
屋主最在乎的非洲面具收藏展示設計上,團隊中特別規劃了畫廊沙龍的展示架,同時與支柱相同的9.7 米的尺度彼此相互對稱呼應,讓藝品的陳列與整體的情境交融於一體。同時,空間中也選配了巴西本地設計師Joaquim Tenreiro和Sergio Rodrigues,與國際知名設計師Vladimir Kagan George Nakashima 設計的家具作品,在新與舊、國際與當代、原始與現代的時空游移之中,創建出空間與藝術品之間的律動節奏感。
Studio mk27 針對這座宅邸的規劃表示:「本案的設計我們特別在意的是內部與外部空間的連續性,天然材質與人為工藝肢間的精確使用,另外,更重要的是針對這些嬌貴、具有歷史意義珍藏品的陳列展示,透過長廊的內外交替虛實應用之下,在自由開放與連續性的空間中,不刻意設限地讓空間成為屋主個人的藝術烏托邦天地,同時,也在當代生活家具家飾品與設備的共同烘托營造下,將單純的建築宅邸轉化成為一座私人文化沙龍的昇華。」